書籍詳介 |
內容簡介:一場紙上實驗,換一顆有創意的腦。大腦的思考動線比你想的還固定! 養成史上最年輕科學家的實驗室, 用簡易科學推翻感知的慣性, 開發深埋直覺背後的創意潛能。 ★媒體盛讚:本書有如親民、互動版的《快思慢想》。 ★專家大推:本書要動搖你對現實的感知,而且很有可能會成功。 ★作者創辦的實驗室,培養出史上最年輕(小學生)的發表論文科學家。 ★TED視錯覺影片,累計逾 6,700,000 瀏覽人次。 ▍打破慣性,思考才能急轉彎。 人類的感知系統是演化而來的產物,為了利於生存,大腦慣性排除任何具有不確定性的事物,以致於感知經常抄捷徑,做出錯誤的結論。 享譽全球的神經科學家透過書中的特殊編排、視錯覺圖與互動式實驗,從各個面向撼動感知的慣性,為讀者重塑一顆會轉彎的腦袋。 ▍眼見不能為憑,視覺比你想的不可靠。 羅托教授一針見血地指出:人類的視覺看不清世界的真貌。2015年網路瘋傳的藍、白洋裝照片(上網搜尋the dress that broke the internet)即是最佳的例證。同一件洋裝照片,有人看來是白色、有人看來卻是藍色,此現象掀起全球網民與媒體(包含CNN、艾倫脫口秀)的熱烈討論,藍、白兩派各有各的支持者。然而,大部分人驚異的是視覺可信度嚴重被摧毀,卻鮮少人探究如果人類的視覺系統能翻新,又會是何種境地? 除了喧騰一時的事件,科學界的諸多實驗都能輕易推翻「眼見為憑」的信念。像是同一個顏色的圓形,放在深色或淺色的不同背景中,眼睛接收到的就會是「不同」色階的圓形。 ▍除了視覺,其他感知同樣經常在耍笨。 把實驗標的從視覺轉移到其他感知,同樣可以見證感官受慣性誤導的結果。把受試者的一隻手用隔板擋住(使受試者看不見),並在他眼前放置一隻橡膠假手,接著對著假手搔癢,受試者跌破眾人眼鏡地產生了癢的感覺。這就是著名的「橡膠手錯覺」實驗。 ▍跳脫感知的慣性,擁抱不確定,勇於質疑才能抵達新境地。 羅托教授指出,唯有偏離大腦的制式反應,才能汲取全新的創造力,歸納出5大原則如下: .把「不確定」當成好事。 .嘗試多元性體驗,才能啟動改變的引擎。 .建立多元的合作關係,老鳥、菜鳥相輔相成。 .把發想創意的過程,當成一種內在的獎勵。 .勇於質疑,有意識地採取行動。 目錄:簡介 怪奇實驗室第一章 色彩的世界 第二章 資訊沒有意義 第三章 賦予感官接收到的東西意義 第四章 錯覺的錯覺 第五章 夢想成為王子的青蛙 第六章 假設的生理學 第七章 改變「未來的過去」 第八章 讓隱形事物現形 第九章 把「不確定」當成好事 第十章 創新的生態系 這是序,不是跋:為什麼要腦筋急轉彎? |
書名 | 慣性思考大改造 |
---|---|
作者 | 畢.羅托 |
分類 | 職場工作術 |
出版社 | 時報出版 |
出版日期 | 2019-09-27 |
語言 | 繁體中文 |
ISBN | 9789571379449 |
購買連結 | https://tw.buy.yahoo.com/gdsale/A2202801-8618792.html?co_servername=f8d78e17f7fc866fd4c0547de27c59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