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詳介 |
內容簡介:了解一個人的思想,最好的方法是與他對話。本書是一個晚輩歷史學家向前輩歷史學家求教的過程,前者是2013年漢娜.鄂蘭獎得主提摩希.史奈德,後者是《戰後歐洲六十年》作者東尼.賈德。在賈德最後的人生一哩路上,史奈德為我們拾起了光彩耀目的思想珍珠。 這本書集歷史、傳記和倫理學論文三重性質於一身。 首先是一部歐洲和美國的現代政治思想史。主題放在權力與正義,以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舉凡懷抱自由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國家主義和法西斯主義等各式思想的知識分子心目中所理解的這兩個概念為綱要。 同時也是歷史學者曁散文名家東尼.賈德的思想傳記,他在二十世紀中葉生於倫敦,二次大戰與浩劫大屠殺後世人驚魂甫定之際,正值共產黨人在東歐鞏固起他們的權力。 最後,這本書也是對政治思想有其局限(但也具備重生的能力)乃至於知識分子在政治領域中道德失敗(但仍肩負起相當責任)的一番凝神注視。 【各界推薦】 東尼.賈德的死不僅是個人悲劇也是公共災難,因為他是當代寫得最好的思想史家之一,在如此晦暗的時代,他的離世是我們承擔不起的損失。 ——John Benville,布克獎、卡夫卡獎得主 每一頁都閃耀著智性的光芒。 ——Pankaj Mishra,《從帝國廢墟中崛起》作者 本書是智識史上的一項非凡成就,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政治寫作者之一,最後的遺言。 ——John Gray,倫敦政經學院歐洲思想史教授 提摩希.史奈德的提議引發了電光火石的對話,本書循著東尼.賈德的生命歷程以及成為歷史學家的每個階段,對二十世紀出現的重大政治思潮進行了難能可貴的反思。 ——Ian Kershaw,《希特勒:權力的側寫》作者 當然,賈德是對的。他說我們在回憶二十世紀時不應該只有戰爭與大屠殺,還要再加上有史以來人性最燦爛輝煌的成就。 ——Neal Ascherson,《衛報》 一場智性的饗宴,淵博、流暢、挑釁、平易近人。 ——《舊金山紀事報》 這本東尼.賈德高奏凱歌的最後之作,傳來思想劈啪作響的聲音,帶領讀者遨遊二十世紀諸家意識形態的潮流與淺灘。 ——《洛杉磯時報》 《想想二十世紀》是東尼.賈德最後的齊射,朝向他所見的政治冷漠與歷史無知的文化;其中每一片斷,都一如既往的光彩、堅定與原創。 ——NPR.org 目錄:目次前言(史奈德) 第一章 名留後世:猶太提問者 第二章 倫敦與語言:英國作家 第三章 家裡社會主義:政治上的馬克思主義者 第四章 國王學院與吉布茨:劍橋的猶太復國主義 第五章 巴黎,加利福尼亞:法國知識分子 第六章 諒解的一代:東歐自由主義者 第七章 種種統一與分裂:歐洲史家 第八章 承擔責任的年代:美國道德家 第九章 良善的平庸性:社會民主主義人士 後記(賈德) 譯後記 參考文獻 名詞對照 |
書名 | 想想20世紀 |
---|---|
作者 | 東尼.賈德,提摩希.史奈德 |
分類 | 政治 / 法律 / 軍事 |
出版社 | 左岸文化 |
出版日期 | 2019-09-18 |
語言 | 繁體中文 |
ISBN | 9789869800617 |
購買連結 | https://tw.buy.yahoo.com/gdsale/A0400095-8592012.html?co_servername=f8d78e17f7fc866fd4c0547de27c59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