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第一站 > 婦幼/圖書/玩具/樂器 > 書籍 > 凝視死亡的公開課

好康報報

推薦商品

Miya字解日本:十二歲時 普魯斯特與烏賊 當光亮照破黑暗 達賴喇嘛前傳 效率決定競爭力 當和尚遇到鑽石(增訂版) 愛自己,就算一個人又怎樣! 俯瞰力:斷捨離心靈實踐篇 + 斷捨離 (2書合售) 創造生命的奇蹟:影響五千萬人的自我療癒經典(全新增訂版) 超譯尼采 這樣就能說到心坎裡:打動人心的96個心機說話技巧 老闆在乎的35種工作態度 行為的藝術:52個非受迫性行為偏誤 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遇見未知的自己+活出全新的自己(全新增訂版)   3書合售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全球瘋行的習慣改造指南 就因為「沒時間」,才什麼都能辦到+說沒空的人都想學的時間整理術(二書合售)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2 夢想這條路踏上了,跪著也要走完 4%的人毫無良知 我該怎麼辦?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兔斯基慶功版)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兔斯基慶功版)+說話之道2(二冊套書) 大人的科學08:啪搭啪搭電波時鐘 噬罪人1+2 為什麼聰明人都用方格筆記本? 麥肯錫不外流的簡報格式與說服技巧+為什麼聰明人都用方格筆記本?

凝視死亡的公開課

建議售價 514元 特價 514元
作者:喬治‧狄金森,邁可.雷明、出版社:木馬文化、出版日期:2019-09-25

凝視死亡的公開課介紹

書籍詳介

凝視死亡的公開課

內容簡介:

思考死亡,是為了活得更好!
今天會是最後一天嗎?我們隨時準備好了嗎?
我們做了所有想做的事情了嗎?
我們成為了自己想要成為的人了嗎?

★美國大學生死教育經典課程
★生死議題課堂必讀書單
★全球長銷30年權威之作
★心理學、醫學、社會學家一致推薦

【一本關於死亡的百科全書】

深度講解生命盡頭的關愛和恐懼,梳理了衰老、臨終與死亡的各個面向和發展歷程,不僅談及死亡和醫藥的局限,也說明了如何自主、快樂、擁有尊嚴地活到生命的終點。

廣泛涵蓋社會死亡學的諸多課題,具備學術性及實用性。以大量案例講述個人如何從社會層面和心理層面應對臨終、死亡和喪慟,從心理學、歷史學、人類學、哲學等多種角度論證,消除死亡焦慮與恐懼。

▎死亡不是終結,而是轉折。生活會繼續,學習與生命同行。

死亡的象徵陳述了生命的意義,而生命的象徵詮釋了死亡的真諦。生命的意義終究是人賦予的。──美國社會學家華納(William Lloyd Warner)

「死亡本身沒有好與壞,但人們卻用不同的價值定位不同的死亡。每種價值意義都有重要的行為後果。

在我們的社會中,很多人害怕死亡,因為他們認為死亡是不幸的。我們往往認為死亡是入侵者,專門破壞我們的好事。所以,過去醫療界會努力推遲死亡時間,支持病人活下去。即使死亡已經無法避免,人們也會依靠機器,多活一天是一天。我們覺得死亡是應該想法設法避開的事,所以我們會認為,那些想死的人不是腦子有問題就是失去了理智。但是當大部分末期患者都接受了他們會死的事實後,死亡對他們來說已經變成了一種恩賜。這也許是因為人們會創造出價值等級,不同的價值有不同的意義。對於末期患者來說,尊嚴比在痛苦、屈辱、折磨中活著更有價值。所以,死亡對於已經接受現實的臨終患者來說其實是積極的。

丹尼爾‧戈曼的調查說明,患者面對死亡命運時會更堅定遵守他們心底的道德觀。他們會變得更遵循道德,對違反自己道德標準的人更嚴厲,對支持他們的人更友善。但思想開放的人對待和他們價值觀不同的人會變得更寬容。根據調查,這些發現在心理上影響了對死亡的恐懼,這種『好好生活』的文化和它的道德準則會讓人們不再害怕死亡。文化決定了想要幸福生活應該怎麼做,而如果一個人生活得幸福,他也不會在死亡時經歷太悲慘的事。」(摘自本書第五章)

好評推薦

目前市面上少見的,對於死亡的各種面向,討論得最細膩的一本書籍。這本書可說是一本關於死亡的百科全書。即便我是一個終日與死亡為伍的醫師,依然從書中學習到太多重要的歷史、現象和觀念。我相信,每一個希望認識死亡的讀者,都可以從這本書中得到收穫。──朱為民│家庭醫學╱安寧緩和╱老年醫學╱職業醫學專科醫師

這本書整合醫學與社會心理的觀點,深入淺出地帶領我們瞭解臨終、死亡、與悲傷的議題。兩位作者使用知名的文學作品以及社會事件文本,生動地陳述教學經驗以及生活案例。這本書不僅推薦為生死議題課堂的輔助閱讀,也非常適合有興趣瞭解臨終與死亡文化的讀者。──王安琪│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暨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目錄:

推薦序
前言

第一章死亡教育:理解瀕死,死亡與喪親之痛
當前人們對死亡和臨終話題的興趣
人們對於死亡話題的興趣為何持續增加?
死亡之謎
恐怖主義
倫理問題
通俗文化
死亡教育
死亡學課程
死亡學出版物
死亡率統計資料
死亡病因學與預期壽命
死亡率的性別差異
瀕死與死亡的研究方法
生物學研究方法
心理學研究方法
哲學研究方法
人類學研究方法
社會學研究方法
結構功能主義
衝突理論
社會交換理論
符號互動理論

第二章在美國的死亡體驗
定義死亡
國際定義
美國的定義
瀕死與死亡的含義
觀眾的含義
情境的含義
死亡──一種失去的關係
創造並改變死亡相關的含義
美國人的死亡經歷
死亡的活躍(1600-1830)
死亡的淡化(1830-1945)
死亡的復興(1945至今)
當代人的死亡觀
死亡,拒絕還是接受?
你懼怕死亡嗎?
死亡恐懼的含義
死亡恐懼,性別與年齡
通過宗教來緩和死亡焦慮
冥想自己的死亡

第三章與死亡一起成長/變老
童年
兒童如何認識死亡
個人經驗
大眾媒體
宗教
兒童對死亡的理解
從出生到三歲
三歲至五歲
六歲至十二歲
向孩子解釋死亡和瀕死
請對孩子誠實和坦率
避免委婉語
表達真情實感
青春期
身分危機與死亡焦慮
媒體影響
瞭解儀式
討論死亡話題
成年時期
青年期
中年期
恐慌與拒絕
反思與接受
個人成長
老年期
實現圓滿
淡化死亡恐懼
覓一處安息之所

第四章洞察死亡與來世的生活
超越死亡的視角
觀點的多樣性
跨文化觀點
案例研究:美洲原住民的神聖世界
對死亡的宗教解讀
猶太教
基督教
伊斯蘭教
印度教
佛教
對死亡的世俗解讀
象徵性永生
瀕死體驗
如何定義瀕死體驗
對瀕死體驗的解釋

第五章死亡的過程
死亡的意義
時間意義:處理預後情況
空間意義:隔離與限制
規範與角色意義:患者應有的行為表現
價值意義:重評生命與死亡的價值
客觀和主觀意義:接受自己臨終的現實
與生者的分離
庫伯勒羅斯的死亡五部曲
社會情境意義:對環境的定義
與臨終之人接觸
醫護人員
醫生的社會化
覺察脈絡
親朋好友
與瀕死家庭成員相處的壓力
幫助孩子面對即將去世的父母
有尊嚴的死去
瀕死的孩子
與瀕死的孩子相處
幫助孩子應對死亡
瀕死孩子的父母
瀕死孩子的兄弟姐妹

第六章與瀕死共處
對疾病的理解和應對
身體機能衰退
喪失心智能力
死於癌症與心臟病
癌症
心臟病
治療方案
對治療方案及症狀的評估
藥物的副作用
疼痛與病症管理
疼痛管理
脫水處理
器官移植
緩和醫療
安寧運動
安寧團隊
患者家屬
安寧服務的費用
公眾態度
安寧專案的評估

第七章醫療保健體系
應對死亡的醫療模式
死亡視為醫療場域中的偏差
標籤理論
偏差招致懲罰
醫療環境中死亡的正常化
科技社會中的死亡
瀕死之人所處的環境
醫院

養老院
安寧療護病房
醫療護理學校的臨終教育
醫學院校的大體解剖
培養對社會和心理需求的敏感度
培養溝通技巧
臨終開銷

第八章生物醫學問題與安樂死
倫理行為
什麼是倫理行為
生物倫理學家
屍體在醫學研究與訓練中的使用
器官移植
安樂死
生命神聖與生命品質之爭
生命的神聖性
生命的品質
死亡的權利
消極安樂死
常規與非常規方法
營養與補水
實施心肺復甦(CPR)和不實施心肺復甦(DNR)的比較
積極安樂死
支援積極安樂死的組織
滑坡論證
醫生協助死亡

第九章自殺與其他突發性、非自然、創傷性死亡
對自殺態度的轉變
自殺的汙名
定義自殺行為
和自殺有關的社會因素
年齡、性別、地區和婚姻狀況因素
社會經濟和文化因素
對於自殺的理論觀點
涂爾幹的理論
衝突理論
擬劇化的觀點
存在主義觀點
心理學觀點
生命週期中的自殺
兒童自殺
青少年自殺
自殺的危險信號
解讀青少年自殺行為
大學生與自殺
成年人自殺
老年人自殺
自殺的原因
自殺模仿與媒體
理性自殺
其他突發性、非自然、創傷性死亡
他殺
意外死亡

第十章各種喪葬儀式
理解喪葬儀式
葬禮:通過儀式
結構功能解釋
哀悼行為
美國哀悼行為的變化
哀悼行為的性別差異
死亡的風俗
死亡前的規範
遺體處理
清潔、梳化、著裝
遺體防腐
最終的處置
土葬
火葬
案例研究:生活在平原的美洲原住民的殯葬習俗
社會地位對於喪葬行為與儀式的影響
主要宗教組織的死亡儀式
猶太習俗
基督教
印度教
佛教
伊斯蘭教

第十一章喪葬業
為遺體服務的業務
轉型中的美國殯葬業
清教徒的葬禮
維多利亞時代的葬禮
現代美式葬禮:滿足喪親者的需求
美國喪葬儀式服務
教育與許可
殯葬禮儀師之職
喪葬開銷
計價體系
葬禮的替代方案
喪葬行業的新趨勢
預備善終:殯葬計畫中的「新」趨勢
善後:未來的業務在如今的顧客中開始出
網路上的喪葬服務
安葬業務
美國墓地的變化
清教徒的墓地
城市園林公墓
鄉村公墓
草坪公園式墓園
安撫哀悼者的墓園服務
墓地的死亡標識
今天的墓地
政府公墓
非營利性墓地
營利性墓地

第十二章法律方面的問題
死亡原因的分析
死亡證明
驗屍
驗屍員和醫學檢驗員
預立指示
生前遺囑
預立醫療代理人
人壽保險
人壽保險保障
人壽保險投資
財產處置
無遺囑者及其遺產繼承
長期醫療保險
遺囑
親筆遺囑
遺囑認證
地產稅和遺產稅
省錢、省時、保護隱私:生前信託與傾注遺囑
生前信託比遺囑更好嗎?
傾注遺囑:填補漏洞環節

第十三章應對喪親之痛
喪親之痛
悲痛有其過程
正常悲痛與非正常悲痛
悲痛的幾個階段
震驚否認
慌亂不安
反應無常
內疚自責
失落孤獨
悲痛減輕
自我恢復
被剝奪的悲傷
哀悼的四個目的
接受失去親人的事實
經歷切膚之痛
擔任新的社會角色
重新投入新的關係之中
幫助經受喪親之痛的人
應對暴力死亡
突發事故
災難
從海嘯和颱風創傷中恢復
謀殺
大規模屠殺
戰爭

第十四章一生中可能經歷的悲痛
父母經受失子之痛
失去胎兒或幼兒
胎兒死亡
圍產期死亡
嬰兒猝死綜合症
失去小孩子
失去成年子女
孩童和青少年經受喪親之痛
失去父母
失去兄弟姐妹
失去祖父母或外祖父母
成年人經受喪親之痛
失去配偶
失去父母
失去寵物
二十一世紀
的臨終、死亡和喪慟

書名凝視死亡的公開課
作者喬治‧狄金森,邁可.雷明
分類心理學/社會議題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19-09-25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9282352
購買連結https://tw.buy.yahoo.com/gdsale/A0500632-8591986.html?co_servername=f8d78e17f7fc866fd4c0547de27c5982
所提供之商品資料來自Yahoo奇摩購物中心,若有任何錯誤,或贈品已更換、優惠內容已結束者,皆以購買當時之Yahoo奇摩購物中心所公佈資料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