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詳介 |
內容簡介:繼《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之後又一創新力作 人有聚焦負面的天性,看事情往往會「你們都有,我卻沒有」; 人有思考節能的天性,總是「一因論」,上演想法私奔效應; 人有腦補劇情的天性,經常憑空講出非真相的故事; 人有未來不可測的悲觀天性,帶有不可能改變的末日感…… 面對人的諸般天性,作者透過印度哲學的洞見和覺察練習, 帶領我們一層層遠離斷見、跳脫認知陷阱,活出生命大智慧。 印度哲學的人生輪觀點, 帶我們從清晰的「認知─情緒─行動」環節, 不斷向內鬆綁、放下、轉化, 直至心下豐足圓滿。 現代人對「情緒勒索」一詞大多不再陌生,但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勒索你的往往不是他人,而是你自己。當對方的反應與我們的預期不符,放大的感受,錯誤的認知,在在扭曲強化了種種情緒。 印度哲學裡一直有理智的「認知─情緒─行動」人生輪觀點,因為理性的認知到事物與情緒的面貌,可以為我們的心帶來平靜與專注,幫助我們採取更貼近真實且有利於自己的行動。 複雜的人際問題,也能以印度哲學的思維來解決與回應,因為不論外在問題為何,我們都可以往內轉換想法,鬆綁被自己勒索的情緒、被自我綁架的認知,用更寬闊的觀點與心境,化解人生難題。 印度哲學的思維練習,不只是訓練我們保持理性,感到內在平靜, 也在於瓦解我們解決問題時會有的恐懼感受與諸多想像。 當我們能看出自己主觀認知上的錯誤, 對客觀現實有更貼近的認識, 就能戰勝人類天性之中思考節能又悲觀的本能, 從生存模式轉為真正自在的生活在這個世上。 本書揭示了從正常的感受,到扭曲的情緒之間,會經歷的三種歷程。 認知到這樣的過程,就像是為你和你的心提供了「你不需要這樣想」的靜心解方。 而印度哲學「如實」的思維練習,則從每一天遇到的問題開始,不再像過去一樣,以為自己一定得這樣想、那樣做,最終能讓你的思想更符合現實,遠離斷見與常見的認知陷阱。 本書特色 ◎繼《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之後,90後、熟悉漢藏梵英四種語言的佛教學者,及「快樂大學」創辦人熊仁謙,再一創新力作:以印度哲學解析現代人被自我認知綁架,而無法活出快樂自由自主的生命。 ◎獨特印度哲學觀:相較於西方科學與世界觀,看待情緒問題的分科治學態度,本書依循印度哲學的傳統,以跨學科、多元世界觀的概念,討論情緒如何構成、被扭曲、誤解,包括對事件的起因、本質、結果的探討與看法。 ◎提出自我認知謬誤的新觀點:比如,對於「情緒勒索」新解──看出是情緒勒索,還不夠;真正勒索你情緒的,是你的預期與結果落差;情緒勒索你的人,不是別人,正是你自己。 名人推薦 田定豐 種子音樂創辦人/作家 吳淡如 作家 吳若權 作家/廣播主持/企管顧問 敏鎬的黑特事務所 《人生自古誰不廢》作者 ──誠摯推薦 我們常被慣性思考侷限了人生的可能,也漸漸失去了認識自己的機會。 透過仁謙這本新書有系統的思維解構和實例印證之下,讓我們有機會省思各種情緒影響行動的來龍去脈,而能徹底還原自己的本來面目。──田定豐,種子音樂創辦人/ 作家 |
書名 | 原來,我們都對自我誤解太深 |
---|---|
作者 | 熊仁謙 |
分類 | 哲學 |
出版社 | 究竟 |
出版日期 | 2019-05-01 |
語言 | 繁體中文 |
ISBN | 9789861372747 |
購買連結 | https://tw.buy.yahoo.com/gdsale/A490086-8387346.html?co_servername=f8d78e17f7fc866fd4c0547de27c59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