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詳介 |
內容簡介:撼動歐亞、終結拜占庭千年統治無法用「民族國家」觀念來理解的龐大帝國―― 鄂圖曼帝國=土耳其人統治的土耳其國家? 所謂的鄂圖曼治國體制,與伊斯蘭法有何關聯? 十四世紀初葉,在安納托利亞邊境誕生的小國――奧斯曼公國,發展成覆蓋巴爾幹、安納托利亞、阿拉伯世界、北非的大帝國――鄂圖曼帝國。至十九世紀為止,鄂圖曼帝國在橫跨約五百年的時間,管理多民族與多宗教,實現長期的安定,使得東西文明的界限日趨模糊。爾後,鄂圖曼帝國又延續了近百年,直到一九二二年方才落幕。 本書追溯的是這當中以獨特的治國機制崛起、運作,最終走向衰頹的前近代鄂圖曼帝國的五百年歷史。該機制的特性可稱為「鄂圖曼體制」,如同歐洲蔚成一大體系一般,獨一無二,且在十九世紀前的世界各個角落裡,或許都能找到類似體制的蛛絲馬跡。 ■鄂圖曼帝國是專指土耳其人統治的土耳其國家嗎? 鄂圖曼帝國與土耳其共和國的關係究竟為何? 這個問題或許可以改成:「為何土耳其人以外的國家,不被視為鄂圖曼帝國的後裔?」因為巴爾幹至阿拉伯世界的廣大土地上,自鄂圖曼帝國分裂成立的各國,在歷史的某個階段都曾與帝國敵對,並在與其抗爭中建國。所以,巴爾幹或阿拉伯諸國抵死不承認自己是鄂圖曼帝國的後代子孫。此外,在十九、二十世紀的歷史中,許多國家將該國所背負的結構性問題,視為「鄂圖曼帝國的負面遺產」,將責任歸咎於過去的鄂圖曼帝國,從結果來看,也就沒有在主觀上將自己定位成帝國的「後裔」。 鄂圖曼帝國的歷史橫跨著一座分水嶺,十九世紀以前的「不屬於任何人的國家」──鄂圖曼帝國,於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步入遲暮,其後的百年,則是在現代新世界秩序下發展的「近代鄂圖曼帝國」時期。隨著光陰流轉,各民族紛紛自立國家,最後的殘山剩水則構成了「土耳其人的國家」。若細看這段歷史,土耳其共和國繼承鄂圖曼帝國一事,實則為順水推舟,情勢使然。因為到了最後,它的皈依之處就在土耳其共和國。 ■「不屬於任何人」的國家之「後裔」―― 無法用現代「民族國家」的觀念理解的龐大帝國! 鄂圖曼帝國統合了具有多樣性的人口,帝國內生活模式的特色就是非常無條理;在「文化馬賽克」裡生活的人們,保留各自的宗教、法律、傳統及語言。這幾乎是「民族國家」所無法想像的狀態! 若要刻意質問統治階層的民族歸屬問題,便只能說鄂圖曼帝國是由一群後天取得「奧斯曼人」之自我認同的成員所統治的國家。「奧斯曼人」的圈子裡,包含了現今的塞爾維亞人、希臘人、保加利亞人、波士尼亞人、阿爾巴尼亞人、馬其頓人、土耳其人、阿拉伯人、庫德人、亞美尼亞人、高加索各民族、克里米亞韃靼人等等,其中也有少數的克羅埃西亞人、匈牙利人。總之,追究帝國是由哪一族人統治,在此不具任何意義。 ■「鄂圖曼帝國」是像一般人理解的「伊斯蘭帝國」嗎? 伊斯蘭法對帝國的穩定來說,有何重要意義? 的確,鄂圖曼帝國懸掛著伊斯蘭的旗幟,但那頂多是他們「向伊斯蘭致敬」,用來宣揚正義或公正等普世價值及戰場上的勝利。同樣的,基督教徒亦曾經打著宗教的旗號四處征戰,雙方的所作所為如出一轍。在戰爭中,宗教縱然鼓舞了士氣,但這也不過是宗教的「利用方式」之一。 對鄂圖曼帝國而言,利用伊斯蘭法有多重的意義與優點:第一,伊斯蘭法是比鄂圖曼帝國更早建立的法制體系,欣然接納具有威信的制度,有助於統治上的安定。第二,伊斯蘭法極具彈性,所以鄂圖曼帝國中與伊斯蘭法毫無關聯的世俗規範,也能被包容在伊斯蘭法的體系底下。第三,伊斯蘭法揭示了如何統治非穆斯林的原則。 若從這個觀點看來,並非不能稱其為伊斯蘭帝國。但是,我們還是不應忽略鄂圖曼帝國是在利用伊斯蘭教及該法制體系的事實。帝國大大小小的決策都是以「伊斯蘭」為名來執行,重點就在於這「大大小小的決策」究竟所謂何事。恐怕,將鄂圖曼帝國稱呼為伊斯蘭帝國,多半意在模糊這些「大大小小的決策」的內涵。 ■柔軟變化的帝國組織與鄂圖曼文化之光 從蘇丹到平民,各有豐富的享樂方式 在梅赫梅德二世、謝利姆一世、蘇雷曼一世等強大的蘇丹統治之下,帝國持續著以大宰相為中心、由官人們支配的漫長時代,在彈性的帝國組織裡,伊斯坦堡文化綻放出鄂圖曼的光芒。 十六世紀以後,隨著各式教育的普及,帝國各地開始出現以鄂圖曼語創作的詩歌,以特定人物為頌揚對象的頌詩比重逐漸加大。頌詩之所以發達,是因為想要晉升為官,檯面下私人交際的非正式社會關係日益重要。 伊斯坦堡中的富裕階層也帶起了各種消費風潮,他們大手筆興建海邊別墅、進口鬱金香和擺設宴席。至於一般民眾不僅關注宏偉建物和皇家宴席,對書籍更表現出高度的熱情,使得興建獨立圖書館比伊斯蘭經學院附屬圖書館更為興盛。十九世紀實用書需求大量增長,印刷術在鄂圖曼帝國扎下根基。之後,印刷術透過行政公文的大量印刷及官報刊行等政府需求而擴大利用,就這樣,印刷技術在鄂圖曼帝國順著社會和文化整體轉變的潮流而逐漸普及。 ■《鄂圖曼帝國五百年的和平》能夠帶給台灣讀者什麼啟示? 正因為鄂圖曼帝國的歷史長久以來一直被後繼諸國的民族國家所利用,以圖發展本國的民族主義,所以在這方面我們必須更加小心謹慎。如何使鄂圖曼帝國不受近代民族主義所束縛,以其本身的價值尋求歷史定位,依然是一項艱鉅的任務。 本書的啟示是: 鄂圖曼帝國應被理解為是由一群後天取得「奧斯曼人」之自我認同的成員所統治的國家,而非單純的土耳其或伊斯蘭國家。這和清帝國的「旗人」包括滿蒙漢有相似之處。今天的台灣該如何看待鄂圖曼帝國裡多元族群融合的現象?鄂圖曼帝國以伊斯蘭法同時管束穆斯林與非穆斯林,這其中有何可借鑑之處?都是非常值得深入思考的議題。 ■來自日本講談社的全球史鉅獻 《鄂圖曼帝國五百年的和平:跳脫土耳其視角的非伊斯蘭帝國》屬於日本講談社紀念創業一百週年,所出版的「興亡的世界史」套書第11卷。這套書的出版是希望跳脫出既定的西歐中心史觀和中國中心史觀,用更大跨距的歷史之流,尋找歷史的內在動能,思考世界史的興衰。八旗文化引進這套世界史的目的,是本著台灣史就是世界史的概念,從東亞的視角思考自身在世界史中的位置和意義。 ◆本書系由21卷構成,陸續出版中―― 興亡的世界史──全書系書目 01《人類文明的黎明與黃昏》 青柳正規(東京大學名譽教授)──著 02《亞歷山大的征服與神話》 森谷公俊(帝京大學教授)──著 03《草原王權的誕生》 林 俊雄(創價大學教授)──著 04《迦太基與海上商業帝國》 栗田伸子(東京學藝大學教授)、佐藤育子(日本女子大學學術研究員)──著 05《地中海世界與羅馬帝國》 本村凌二(東京大學名譽教授)──著 06《絲路、遊牧民與唐帝國》 森安孝夫(大阪大學名譽教授)──著 07《伊斯蘭帝國的聖戰》 小杉 泰(京都大學教授)──著 08《凱爾特.最初的歐洲》 原 聖(女子美術大學教授)──著 09《義大利.海洋城市的精神》 陣內秀信(法政大學名譽教授)──著 10《蒙古帝國的漫長遺緒》 杉山正明(京都大學名譽教授)──著 11《鄂圖曼帝國五百年的和平》 林 佳世子(東京外國語大學教授)──著 12《亦近亦遠的東南亞》 石澤良昭(上智大學特任教授)──著 13《印加與西班牙的交錯》 網野徹哉(東京大學教授)──著 14《歐洲霸權的光和影》 福井憲彥(學習院大學名譽教授)──著 15《搖擺於歐亞間的沙皇們》 土肥恆之(一橋大學名譽教授)──著 16《東印度公司與亞洲的海洋》 羽田 正(東京大學教授)──著 17《大英帝國的經驗》 井野瀨久美惠(甲南大學教授)──著 18《大清帝國與中華的混迷》 平野 聰(東京大學教授)──著 19《大日本‧滿洲帝國的遺產》 姜尚中(東京大學名譽教授)、玄武岩(北海道大學准教授)──著 20《空中帝國──美國的二十世紀》 生井英考(立教大學教授)──著 21《人類該往何處去?》 大塚柳太郎(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應地利明(京都大學名譽教授)──等著 目錄:【序言】在土耳其尋找鄂圖曼帝國/「不屬於任何人」的國家之「後裔」/土耳其的鄂圖曼帝國/鄂圖曼「土耳其」史下隱藏的事實/本書界定的「鄂圖曼帝國」/鄂圖曼帝國是伊斯蘭帝國嗎?/鄂圖曼帝國究竟為何? 【第一章】安那托利亞(一○五○~一三五○年) ●前史:十一世紀至十三世紀的安那托利亞 安那托利亞/羅姆蘇丹國與拜占庭帝國/君士坦丁堡與科尼亞的統治者/安那托利亞社會重整 ●奧斯曼登場 伊本.巴杜達與阿拉伯世界/「亞希」管理的城鎮/奧斯曼黨誕生的世界/奧斯曼黨的興起/傳說中的奧斯曼和他的始祖/後世的「虛構」/奧斯曼公國的獨立──奧爾汗的事蹟/與基督教徒的軍人世家合作 【第二章】巴爾幹(一三五○~一四五○年) ●擴展至巴爾幹 人稱「巴爾幹」的地方/十四世紀前半葉的巴爾幹局勢/橫渡達達尼爾海峽──奧斯曼公國前進巴爾幹/穆拉德一世的征服/統合藩屬──巴耶濟德一世的進攻/突如其來的崩潰──安卡拉之戰/重建統一之路/穆拉德二世時代 ●統合巴爾幹的方法──奧斯曼化 評斷奧斯曼公國的「征服巴爾幹」/組織性的掠奪/從藩屬變直轄地/分封制──軍事制度面向/分封制──掌控農村的手法/稅收調查及分封授予 ●「蘇丹僕人」的養成 設置新軍/少年充軍/宮中培訓的「蘇丹僕人」 【第三章】蘇丹的旗下(一四五○~一五二○年) ●奪得君士坦丁堡與梅赫梅德二世的征服 蘇丹執政時代的開始/圍攻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淪陷之日/建設新都/「被詛咒的伊斯坦堡」/梅赫梅德二世的三十年征戰/繼承亞歷山大大帝的權杖/二張書記座像 ●巴耶濟德二世時期 王位爭奪與王子傑姆/巴耶濟德二世的對外關係/安那托利亞東部情勢與薩法維朝/謝利姆王子的政變與掌權 ●謝利姆一世的大征服 發兵薩法維朝/查爾德蘭之戰/攻占安那托利亞東南方/征戰馬木路克朝/征服埃及的影響 【第四章】蘇雷曼一世時期(一五二○~一五六○年) ●「蘇雷曼大帝」盛世的開始 鄂圖曼帝國史上的蘇雷曼/任用伊柏拉罕/宮廷內侍──從前朝權貴轉為少年充軍/伊柏拉罕與埃及 ●與歐洲諸國的海陸爭霸戰 攻佔貝爾格勒與羅德島/匈牙利的攻防──圍攻維也納/直接統治匈牙利/海雷丁和普雷維札海戰/向西地中海擴展/前進紅海、印度洋/放棄往海洋的擴張 ●對抗薩法維朝的戰事 對抗薩法維朝戰爭的特色/一五三四年遠征伊朗與伊拉克/伊拉克的聖地/伊柏拉罕失勢/對薩法維朝的第二次及第三次遠征 ●法律與統治 伊斯蘭法與蘇丹法/宗教學者官僚機構的完備──伊斯蘭導師/宗教學者官僚機構的完備──任官資格制度/疏離的人民 ●伊斯坦堡與輿論 清真寺之都──伊斯坦堡/伊斯坦堡的繁華/謠言滋生的溫床/蘇丹後宮的首位──許蕾姆妃/駙馬魯斯坦的貪慾/醜聞序章──處死穆斯塔法王子/詩人之歌,世人之聲/醜聞第二幕 【第五章】鄂圖曼官僚時期(一五六○~一六八○年) ●官僚統治階層得勢(十六世紀後半葉) 「溫順蘇丹」時代的開始/索庫魯.梅何美特.帕夏時期/地中海情勢/挑戰極限──兩大運河計畫/高加索的延長戰事/與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長期戰」/「長期戰」帶來的影響/後宮的功能 ●內政混亂與重建(十七世紀前半葉) 帝國內部的紛亂四起/傑拉里的叛亂本質/奧斯曼二世遇害/穆拉德四世時期/易卜拉欣時期/庫普魯律.梅何美特.帕夏恢復秩序/重啟對外征戰 ●鄂圖曼的官場競爭 鄂圖曼的官場社會/軍人政治家的仕途/大宰相/州軍政官/權貴的牽線與仕進/「衰退論」的源起/被「美化」的蘇雷曼一世/阿布都巴基──將詩歌做為武器 ●重建財政與軍人轉型 財政赤字/貨幣納稅的各項改革/擴大稅收承包制/西帕希騎兵何去何從?/稅收承包的幕後/地方法官的職責/協助帝國度過財務危機的書記官/新軍的轉變/新軍的副業──步入城鄉 【第六章】近世鄂圖曼社會的生活 ●生產者的世界 帝國之中的「普通人」/農民納稅人/農業生產/遊牧民/商人、手工業者/城市發展/往來帝國各地的大商人 ●宗教共同體的世界 非穆斯林與穆斯林的區別/基督教徒與教會/猶太教徒/穆斯林 ●帝國女性 婦女與法庭/婦女的限制與權利/孟塔古夫人眼中的鄂圖曼社會/婦女持有資產/華麗服飾/象徵富裕與權威的毛皮/蘇丹之女與母后 ●詩人 鄂圖曼詩歌的世界/詩人輩出/內菲的頌詩/高官宴席與咖啡館/讚頌愛情/少年愛 【第七章】繁華中的不安(一六八○~一七七○年) ●戰爭背後的國內動盪 二度圍攻維也納/《卡洛維茲條約》/煙硝下的賦稅財政改革/十八世紀前半葉的戰事/新軍渙散/步入晚年的鄂圖曼帝國/愛第尼事件 ●享受和平 伊斯坦堡重振雄風/流行享樂/城市街景的水泉之美/消費成性的十八世紀/圖書館熱潮/印刷術/咖啡館與宗教修道場/蘇菲教團的活動 ●終身稅收承包制和地方望族興起 終身稅收承包制/金融業者抬頭/地方望族的成長/兩大地方望族/稅收承包制度底下的帝國樣貌/帝國經濟與歐洲商人 【第八章】鄂圖曼體制的結束(一七七○~一八三○年) ●步向「末路」的年代 鄂圖曼體制的結束/三大極限 ●困境一:在國際關係中維持領土的極限 帝國邊境地帶的動盪/摩爾多瓦、瓦拉幾亞/克里米亞汗國/埃及/南伊拉克/北非/阿拉伯半島/國土的喪失與保全之間 ●困境二:統治正當性的動搖 鄂圖曼統治的正當性/教會組織重整/反法納爾人/某保加利亞人主教的告白 ●困境三:中央集權體制鬆動 鄂圖曼中央集權體制的極限/地方望族/控制地方望族 ●第一次俄土戰爭的衝擊 仰賴非正規兵的鄂圖曼軍隊/戰爭始末/《庫楚克─凱納爾吉條約》/俄土戰爭的啟示 ●蛻變為近代國家的五十年 建構新統治體制的課題/「西歐化」的作法/軍事制度改革/討伐地方望族勢力/塞爾維亞邁向自治公國/希臘獨立/埃及自治/歐洲經濟擴張/國內各項改革/近代起跑線 【結語】在「民族時代」的洪流裡 近二百年來的巴爾幹、安那托利亞和中東/近代鄂圖曼帝國的沿革/巴爾幹諸國的動向/土耳其民族主義與土耳其共和國/阿拉伯地區的發展/鄂圖曼帝國的記憶 ●學術文庫本後記 ●鄂圖曼帝國用語集 ●參考文獻 ●年表 |
書名 | 鄂圖曼帝國五百年的和平 |
---|---|
作者 | 林 佳世子 |
分類 | 史地 |
出版社 | 八旗文化 |
出版日期 | 2019-06-05 |
語言 | 繁體中文 |
ISBN | 9789578654662 |
購買連結 | https://tw.buy.yahoo.com/gdsale/A1390163-8387330.html?co_servername=f8d78e17f7fc866fd4c0547de27c59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