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導讀
會說故事的圖畫
這本書是第十屆信誼幼兒文學獎的入選作品,經過編輯的努力,於1997年11月第一次出版,廣受好評與喜愛。就圖畫書的文圖關係和圖像語言來看,它一直是原創作品中極佳的範例之一。
它的文字很少,除了少數幾頁有成人(父親)角色的發言以外,幾乎每一頁不超過兩句話。文字風格簡明、素樸,沒有花俏的裝飾語或贅字,恰如其分的發出小男孩的聲音,傳達他的態度和困惑。至於角色(包括人和狗)的塑造、場景氛圍的安排、情節推展的節奏和層次、引人入勝的戲劇張力,全用圖畫來表現。圖畫的風格與文字風格相稱,只是更大膽並充滿情緒,沒有華麗瑣碎的裝飾圖案,以精準有力的圖像語言完成高明而精彩的圖畫故事。
書名頁上巨大的黑影,暗示恐懼的氣氛。故事一開始,整個畫面全是大大小小的流浪狗,塑造氾濫成災的感覺,設定問題。緊接著連續兩頁誇張的想像畫面,強化問題的嚴重性,「這實在太可怕了!」這句話既可以視為前一頁文字的延續,也可以指涉流浪狗和骷髏的圖像,明快的展現文圖的緊密合作。圖像的線條與顏色隨著情節而變化,描繪了流浪狗從可怕、可憐到可愛的形象。巧妙的構圖亦隨情節發展,從狗大人小(可怕)、人大狗小(可憐)到人與狗的肢體接觸(可愛),轉換人與狗的強弱消長關係。清晰的邏輯思考引導讀者從認識問題的表象開始,進而追究問題背後的成因;從人的情緒感覺開始,進而思索人的責任,並落實在「我」的現實行為上。小男孩獨自「想了一想」的畫面,表現出思考對於這個故事主題的重要意義。
將近十九年之後,創作者修改了線條肌理,並增添了背景圖和細節。新版的字體改為兒童手寫字,符合小男孩第一人稱的敘述語氣,也和手繪地圖的感覺一致。父親趕狗的背景塗上顏色,增添沉重無奈的氣氛,加強與前一頁的連續性。捕犬隊的車子左上方,新增一名抱著狗的女子,與被捕的流浪狗形成對比。原本空白的車牌有了數字,以「救救我」的諧音表達訴求的訊息。結局的畫面改為向右行進的方向,延展出更多的想像空間。
想像空間是圖畫書最迷人之處,讓作品經歷時空考驗而歷久彌新,也是兒童擅長與感興趣的地方。希望這本書繼續讓孩子們享受圖畫書的樂趣。
文/柯倩華(兒童文學評論家)
作者的話
小時候,怕狗的我就像故事中的小男孩一樣,會故意繞開有流浪狗的路,我曾經被鄰居的大狼狗咬過,那真是太可怕了,其實我到現在都還滿怕狗的!
19年前畫這本書時,我畫得很快,拿著蠟筆畫得滿臉通紅,有種一氣呵成的快感。改版時,我反覆斟酌,結果花了比當年更多的時間,在畫面中增加了細節和背景,想達到更好的效果和氛圍。
當年,我希望可以藉圖畫書讓大人小孩都想想流浪狗的問題,可是隔了多年,現在台灣仍有各種流浪動物問題。我自己現在有了三個孩子,遇到小狗可愛的模樣,我跟孩子都會覺得心動,但我們會先一起討論「可以養牠嗎」這個課題,養狗要付出很多的心力,狗的壽命又比人類短,主人還要面對分離的痛苦等等。我的初衷還是一樣,希望父母藉這本書讓小朋友知道,狗也是一個生命,所以決定要養狗之前,一定要仔細的考慮清楚。 |